欢迎访问山与山体育
客服热线: -

山与山体育

山与山不相遇 人和人会相逢

开赛倒计时

距离2025-09-27还剩

冷知识|风、冷、湿,失温三部曲 [复制链接]

139****7453 | 2025-09-19 22:40 1 0
图片
失温,一段痛苦过程。

在山野环境里感到冷,往往不是单纯不舒服,而可能是致命危机:失温。根据医学定义,当人体核心体温下降到35°C 以下,就被视为失温,医学上称为低体温症。不同于冻伤只影响局部,失温会全面干扰身体机能,从肌肉运作到脑部判断都会受到影响。

无数次的失温事故提醒我们,低温、潮湿与强风是失温的三大诱发因素,而越野跑运动中这些条件往往同时存在。再加上体能消耗、衣物湿透或长时间休息不动,失温的风险更是大幅升高。根据《野外医学》期刊的统计,失温是户外运动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,一旦延误处置,后果不堪设想。

然而,失温并非突如其来,它会通过身体反应逐步显现。若能及早察觉并采取行动,原本危险情况仍有机会逆转。以下三种阶段性失温症状,正是户外运动时最需要注意的警讯。

图片
强制装备目的是使跑者在天气突变时得到保护。

轻度失温:不受控的颤抖

当你在山上开始止不住地颤抖,这并非单纯的冷到发抖,而是身体启动第一道自我防线。颤抖是不由自主的骨骼肌收缩,通过快速收缩产生热能,以维持核心体温。根据《野外医学》期刊研究,颤抖是轻度失温最常见表现,通常出现在核心体温降到约35°C左右时。

问题在于,颤抖虽然能短暂提高产热量,却会迅速消耗身体能量。若没有及时补充热量或改善环境,例如换上干燥衣物、阻隔冷风,身体能量库存会越来越低。当核心体温继续下降,颤抖反而会逐渐减弱甚至停止,这并不是状况好转,而是失温已经迈入更严重阶段。

过往诸多失温事故提醒我们,颤抖是容易被忽略的早期失温征兆。许多失温案例中,当事人在初期感到寒冷颤抖时,往往以为只是正常反应,没有及时保暖或补充能量,最终导致情况恶化。因此,一旦出现明显的颤抖,就应立即采取行动:停止长时间休息,先换下潮湿衣物,穿上保暖层,并利用防风防水服装或救生毯阻隔冷风;同时补充高热量食物与温热饮品,避免能量流失。这些最基本的措施,往往是阻止失温恶化的关键。野性祁连越野跑的强制装备中有发热贴,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迅速给身体核心器官部位额外的温度提升,从而减缓失温的进一步恶化。

图片
除了必要装备外,及时补充热食、热饮也非常重要。

中度失温:失语与行动变得迟缓

当失温从轻度发展到中度,最明显的征兆不是外在的寒冷,而是脑部逐渐失去判断力。这时,当事人常会出现走路摇晃、口齿不清、反应迟钝等现象。研究显示,当核心体温下降至32–35°C,大脑神经传导速度会明显降低,判断力、专注力与协调性都受到影响。

在过往的户外事故案例中,因失温导致方向感混乱,错误选择路径,最终迷途或摔落的状况并不少见。这类情况常被误认为疲劳过度或低血糖,如果伴有低温环境与颤抖史,就必须高度怀疑是失温现象。不少事故报告指出,许多误判往往延误最佳处置时机,使患者核心体温持续下降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中度失温者往往不自觉危险。他们可能坚持继续走却步伐蹒跚,甚至跌倒频繁;也可能回答问题含糊,难以进行简单的心算或对话。这些都是大脑功能受到抑制的表现,如果不立即介入干预,患者很可能快速恶化至重度失温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最重要的不是督促继续走,而是立刻停止行进,寻找避风处,协助换上干燥、保暖的衣物,并用睡袋、救生毯或保暖衣物进行全身覆盖。如果有多人同行,可以使用两人合抱的方式使用体温加速回暖。同时,应尽快评估是否需要呼叫救援,因为这已经不是靠简单补充热量就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状况。

图片

重度失温:出现反常行为或意识模糊

当失温进展到重度阶段,核心体温往往已降至30°C 以下。此时,患者行为变得极度反常,甚至让旁人误以为精神异常。最典型现象就是所谓的反常脱衣现象(Paradoxical Undressing),也就是患者明明身处低温环境,却突然脱掉衣物。医学研究推测,这是因为失温导致血管控制功能混乱,瞬间产生烧灼感,让人误以为太热而想脱衣。

除了脱衣,患者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语无伦次、无法辨识方向,甚至陷入昏迷。这时心脏功能也开始受到影响,心律不整与心跳骤停的风险急剧上升。重度失温如果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阶段处理方式与前面不同。重度失温患者极为脆弱,任何过度搬动或剧烈刺激都有可能引发心脏骤停。因此救援时应避免摇晃或急速搬移,只能在确保保暖前提下,加速等待或联系专业救援。同时要持续监测呼吸与心跳,必要时准备心肺复苏。

换言之,当有人开始出现意识混乱、无法正常响应,甚至有莫名脱衣的情况,这不只是失温的警讯,而是生命危急的征兆。此时,除了立刻全力保温,更应尽快呼叫救援,因为这已超出一般人能单独处理的范畴。

图片
紧凑越野跑风雨衣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。

认识失温,预防比急救更重要

颤抖、失语与行动迟缓、意识混乱,这三个状况其实正对应着失温的三个阶段,从轻度到重度,危险一步步升高。如果能及早辨识并处理,许多户外事故本可避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失温并非只发生在雪地或冰天雪地里,即使在夏季高山或潮湿环境中,也可能因风雨、体力透支而发生。与其临时应变,不如事先准备:干燥保暖衣物、防风防雨装备、足够高热量食物,都是最基本却最有效的防线。

我们在选择越野跑装备方面,既要考虑服装的功能性,也要重视轻量化和可压缩性。在越野跑途中,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更换和调整服装的层数和厚度,避免一套衣服跑全程或者衣服过早被汗水浸湿的情况。保持躯干部位干爽,保持核心器官温暖,避免头手面部暴露,及时补充热水热食……掌握这些原则后,失温会无限远离你。

山林的美景值得探索,但唯有理解身体的警讯,才能真正平安归来。在山上别忘留意自己与队友的状态,失温往往是潜藏在背后最致命的隐形炸弹。

网友评论

正在加载评论数据...
      评论请先登录,或注册
  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