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山与山体育
客服热线: -

山与山体育

山与山不相遇 人和人会相逢

心中有底才出发 [复制链接]

139****7453 | 2021-05-29 19:56 676 0

我有一位朋友,前几天打电话我说,最近他的父亲突然喜爱上了登山徒步,想要去走一条三天的徒步路线。这并是一条并不困难的路线,如果是经验老到的山友可以轻松走完。这位叔叔此前完全没有登山徒步经验,好多年前“爬过山”而已,可以参考的样本经验不多,而且约不到一起同行的伙伴,他仍然很固执地想要独自完成这个计划,更别提他上山的时间可能会降雪。


直到出发前两天,他还搞不清楚应该带什么服装和装备,问到有没有食品计划和路粮,他也一脸狐疑,似乎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和对体力的自信,就打算贸然上山。这种没有任何计划,又让朋友和家人担心的鲁莽行为,绝对无法跟那种随兴自由浪漫的背包旅行划上等号。由于苦劝不听,我们只好赶紧帮忙提供所有必要信息,给他带上一个北斗海聊设备,并祈祷这位叔叔遇到好天气、看到好景色,然后平安地回家。


图片

登山徒步的活动地点大多是与居住区有一定距离的荒郊野外,绝大部分地区都无法顺利与外界联系,除非有卫星电话在身或幸运走到有信号的路段,不然要是遇到突发状况就只能自求多福,利用手边的有限资源解决各种棘手问题。有些人会觉得,如果是参加团体活动,至少还有领队或是队友可以提供协助,但遗憾的是其实大部分山难,遭遇不幸的多是落单者。


心中有底再出发是登山安全的第一道防线。走进山野就必须有任何事情都可以自行处理的心理准备,因为真正危急的时刻,能够信任的只有自己。做足准备和训练,可以增加信心,遇到问题可以冷静处理,而不会因为慌乱、紧张,把自己带到更麻烦的处境。


体能训练


有人说,能否登顶的关键是意志力而不是体力。这句话说对了一半,意志力的确很重要,但如果没有充沛体力支撑到登顶前的最后难关,可能连使用意志力的机会都没有。体能训练必须尽早规划,如果平时没有运动习惯,就得上紧发条,认真制订训练计划,力量、耐力、心肺功能……这些基本功缺一不可,练功不能走捷径,爬山当然也不行。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,没有准备就没有登顶的机会,况且,如果你和队友的体力相差过于悬殊,你便成了拖垮团队进度的“凶手”,这种心理跟生理的双重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。

图片

登山徒步运动使用的肌肉群很广泛,如果只擅长一种运动,不见得可以应付高强度徒步。举例来说,马拉松选手有很好的耐力和心肺功能,但负重能力也许不太理想;而在健身房能够举起几十公斤哑铃的大汉,也许没走多远就气喘吁吁不支倒地了。多元化运动内容可以达到不同效果,同时针对局部较弱的部分加强锻炼,才是完整健全的训练计划。


骑行和慢跑是最平常的有氧训练运动,在不增加膝盖负荷的强度下,尽量选择多一点上下坡路段来加强腿部肌肉锻炼。体重大或不适合跑步的人,可以改用快走或是负重慢走的方式逐渐增加强度,不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到自己不能负担的程度,以免造成运动伤害。爬楼梯也是一个能模拟登山活动的训练方式。最理想的训练方式其实还是背包走到郊野步道,模拟上山时会遇到的路况和背负重量。


装备的购买与测试


我曾经看到有人质疑一些新手花了大把钞票购买昂贵装备,上山一两次失去兴趣后就不再使用,实在很是浪费,言谈间充满老手的骄傲和对新手的鄙视。至少这些人比没有任何准备就上山要安全好吗?真正令人担心的是那种毫无概念,觉得自己可以穿着球鞋和外套就去挑战高山的人。跟浪费金钱相比,浪费生命真的可怕多了。


装备不一定要买多好多高级的,只要能符合自己需求,并且能够提早拿到就好,上山前,可以模拟实际环境做周详的测试。确认行进间和休息时的服装组合,牢记三层式穿衣原则,不要带太多增加重量的厚重服装;熟悉装备的功能和操作方式——炉头和气罐怎么点火、头灯模式的切换和更换电池的型号、登山杖的操作和收纳,或者雪套和冰爪的穿戴步骤等等。每个细节自己都要尽量摸索一遍。建议大家准备一份装备列表,按照功能分门别类列出装备品牌、型号、重量和功能。每次上山前都像严格的工头一样小心检查细节,久而久之你就能很快速依照不同行程、天数和气候环境来判断自己应该携带什么装备出门。

图片

每次上山前都要做足功课,把即将前往的路线与天气环境等信息好好地复习或预习,内容包含路线距离、高低落差、行走时间和水源分布;掌握该山区的天气对应季节的转变会有什么不同变化,以便判断攀登难易度和行走天数,打包的时候判断取舍什么装备、携带多少食品、背负多少重量。将这些信息存入手机,或是整理好打印后随身携带。同时,我们也要遵守相关规定,落实申请通行手续和许可证,告知家人朋友自己未来几天的行踪和计划,留下紧急联络方式,并准备撤退方案。


延伸阅读

衡量体能标准的参考:

图片

一、30、70和150分钟内分别跑完对应的5、10和21公里。

二、负重10公斤走完10公里,一周可以轻松完成两到三趟。

三、骑行单日可以轻松完成80到100公里含上下坡公路距离。


登山体能=健康体能

图片

越来越多银发族选择以爬山当作主要运动,有些银发族体力甚至不输年轻人。比如上图的英国老人保持着高龄马拉松最快纪录。即便如此,银发族的身体状况毕竟和年轻人不同,容易发生运动伤害,其中又以体能衰退与运动习惯的差异最为明显。


体能衰退的影响


行动体能衰退:指的是在生活中移动行走、进行各种动作的体能,各种身体机能包含平衡感、下肢力量、柔软度、心肺功能、敏捷性等,一般在男性30岁,女性25岁时到达巅峰,之后会逐年下降,30岁以后每年约下降1%,也就是说65岁时体能会只剩下年轻时的65%左右,其中平衡感衰退最为明显。


防御体能衰退:除了体能衰退、肌肉减少、骨质流失,还有身体器官内的心血管系统、消化系统等都会跟着退化,让体温调节的能力变低,较易受病毒的侵袭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抵抗力下降。


体能差异过大:上述体能的衰退,虽说会因年龄增长而降低,但主因还是取决于有没有规律运动训练习惯。规律的运动能延缓退化,时间延长就有明显差距。相同年龄的银发族有些还能攀登8000米高峰,有些连走楼梯都困难。银发族参与登山或户外活动时,应尽量避免人数太多的大团体,配置较高比例工作人员的小团体会较适合。

网友评论

正在加载评论数据...
      评论请先登录,或注册
      相关推荐